现在市面上数字人平台层出不穷,功能、价格、效果天差地别。随便选一个,很可能钱花了,最后做出一个表情僵硬、语音 robotic(机器人式)、用户一看就划走的“鬼畜”视频。
作为一名深度体验过不下十款数字人产品的资深用户,最终总结出了7个必须考察的核心指标,今天跟大家聊聊:企业到底该如何挑选数字人平台?

指标一:真实感与自然度
这是第一印象,也是最重要的指标。所谓“恐怖谷效应”,就是指当数字人非常像人但又不完全像时,会让人产生厌恶和恐惧感。
怎么考察?
不要只看厂商提供的宣传片!那都是顶级配置、精心渲染的成果。你一定要亲自用你的脚本和产品图,生成一段1分钟左右的视频。重点关注:
- 面部表情: 微笑、挑眉、口型变化是否自然?
- 肢体动作:手势是否协调?
再好的形象,配上一个机械、没有感情的“朗读器”,效果也会大打折扣。语音合成技术直接决定了视频的“专业度”
怎么考察?
- 自然停顿与气息: 看数字人的表现力如何?会不会在标点符号处合理停顿?
- 多语种与方言支持: 如果你的业务面向全球或特定地区,这一点至关重要。
- 定制音色: 能否根据你的品牌调性,定制专属的品牌音色?
指标三:操作便捷性与效率
数字人的核心价值是降本增效。如果一个平台操作极其复杂,需要专业团队花好几天才能出一个视频,那它的意义就大打折扣。
怎么考察?
- 输入到输出的流程: 是不是输入文案,选择数字人形象和音色,就能一键生成?
- 素材库丰富度: 平台是否提供丰富的背景、音乐、贴纸等素材,让你能快速完成视频包装?
对于企业来说,闪剪智能的“AI脚本->数字人播报->智能剪辑->一键发布”流水线式操作,才是真正让我们团队的效率提升了数倍。
指标四:自定义与品牌化程度
千篇一律的模板化数字人,无法形成品牌记忆。数字人应该要能代表你的品牌形象。
怎么考察?
- 形象定制: 能否根据真人形象(比如企业CEO、品牌代言人)克隆一个专属数字人?定制成本和时间是多少?
- 形象多样性: 平台提供的默认形象库是否丰富,覆盖不同年龄、职业、国籍,以满足不同视频场景的需求?
- 品牌元素植入: 能否方便地在视频中植入品牌Logo、标准色、固定版式等?
指标五:功能场景覆盖度
数字人的能力边界在哪里?是只能呆呆地站着念稿子,还是可以有多种使用场景?
怎么考察?
- 基础口播: 这是最基本的功能。
- 多语言视频制作: 能否通过简单的文案翻译,快速生成不同语言版本的视频,助力企业出海?
指标六:技术整合与API能力
对于中大型企业,数字人可能不是孤立使用的,它需要嵌入到现有的培训系统、客服系统、官网等中去。
怎么考察?
- 是否提供API接口: 允许你将数字人能力集成到自己的SaaS系统、APP或网站中。
- 接口的稳定性和文档完善度: 技术团队能否快速上手?
- 私有化部署能力: 对于数据安全要求极高的金融、政府等领域,能否支持私有化部署?
指标七:成本结构与性价比
数字人的收费模式五花八门,一定要擦亮眼睛。
怎么考察?
- 按条收费vs.包月订阅: 哪种更适合你的使用频率?
- 订阅套餐内包含什么: 视频时长、数字人形象等级、功能权限是否有限制?
- 隐藏消费: 定制形象、使用高级音色、API调用是否另收费?
建议是: 优先选择透明、清晰的包月订阅制,它能让你的成本可控,方便团队大规模使用。

为什么选择闪剪智能数字人?
闪剪在均衡性、实用性和性价比上做到了极致。
原因一: 闪剪的数字人形象在自然度上属于第一梯队,口型精准,表情生动。最关键的是,在保证这种质量的前提下,它的生成速度非常快,真正做到了“所想即所得”。
原因二:“傻瓜化”操作流程,它的界面设计非常符合国内用户习惯,融合了AI生成脚本、数字人播报和强大的视频剪辑功能。你不需要在多个软件之间来回切换,在一个平台内就能完成从创意到成品的全部工作。
原因三:场景覆盖全面,提供多场景数字人模板
原因四:性价比,相比其他动辄数万元起订的同类平台,闪剪的订阅制套餐非常亲民,给了我们中小型企业一个低成本试错和规模化应用的机会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