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我们是负责闪剪OEM小程序与API合作的B端项目团队。
过去一年,我们深度参与了各行业的AI数字化转型,从培训、美业、企业服务、大健康、家居建材、融媒体到医疗等领域,见证了商业模式的快速迭代。其中,IP矩阵获客培训类目的表现尤为亮眼。
在与行业标杆案例代表——陈俊良(云创AI创始人)、吴新星(辰星会创始人)等实战专家的深度对话中,我们达成明确共识:公域流量成本持续走高,传统获客模式面临严峻挑战。许多手握优质产品的传统企业,正迫切期待AI服务商为其赋能破局。

吴新星团队:从个人创业到月流水百万的跨越
1998年出生的吴新星老师,大学期间就开始助农直播创业,毕业后一路AI创业。2024年,通过闪剪 OEM 小程序,赋能「辰星会」AI 平台,跑通了一套可复制可落地的企业 AI 矩阵增长路径,实现全网账号粉丝累计突破 4000 万,跻身 AI+短视频获客赛道头部阵营。
他运用“公域IP矩阵+钩子引流”打法,将流量精准导入私域,主推的2980元线下课,包含“AI文案+AI拍摄+AI剪辑+AI分发”的完整落地解决方案,收获大量客户好评及长期合作。
在私域运营中,团队通过多层次服务实现持续转化:39.9-2980-29800元的“工具+落地课程”服务包,以及面向大品牌客户的10万+年度战略服务。团队从1人发展到20余人,月流水突破百万,实现了 AI 工具赋能业务从 0 到 1 再到规模化复制的跨越。

良哥:从淘宝培训到AI赛道的成功转型
作为闪剪的“老熟人”,良哥从前淘宝服务商成功转型AI领域。2024年他集成闪剪等多家AI产品API,开发出“云创AI矩阵获客系统”,一年内自身通过75个账号创造近7000万流量,并以“培训+陪跑+孵化+代运营”的重交付模式,帮助学员在财税、制造业等领域实现持续获客。

我们发现,他们服务的企业客户——无论是传统的牛羊饲料、制造业工厂,还是竞争激烈的财税、美业领域——都能通过AI矩阵实现0投流稳定获客,日均获取数百上千条精准线索。这些企业的共同特质是:在坚持“内容为王”的基础上,践行了“AI效率至上,矩阵为王”的新策略。
为实现这种规模化打法,越来越多的机构选择通过闪剪API或OEM小程序,为自有品牌接入AI视频能力:既帮助初创企业实现IP从0到1的突破,也助力成熟品牌通过AI实现矩阵批量获客。
基于三年AI数字人行业积淀及众多成功案例,本文将深度解析「IP公域矩阵引流+私域/线下变现」的完整解决方案。全文约3000字,建议收藏细读。
第一阶段:AI工业化流量生产
人们常常沉迷于“流量神话”,追逐单一的爆款和数据;但知识付费真正的分水岭,在于能否构建一套可持续的商业模式。真正跑通的团队,其实模式非常清晰:前端规模化获取流量,后端精细化运营私域。
核心是用IP矩阵账号引导客资到私域,内容生产分为两条线:
- 短视频内容线(MCN逻辑):建立专家人设,纯粹为引流。
多数做IP账号的老板并不享受制作过程,一边是高昂的团队成本,一边是拍摄效率低拿不到结果,导致更新不稳定。现在的玩法是:老板数字人IP只负责“出镜”,不参与制作过程。
中台文案团队探索爆款模型口播稿,只要有足够的数字人脸模IP,利用不同数字人形象“批量输出视频,一次操作就能获得几十条高质量口播视频,用数量对抗算法的不确定性。这个玩法还被广泛用在广告投放行业的爆款视频素材批量二创上。无论是吴新星团队还是良哥团队,他们验证行业爆款模型后的第一件事,就是复制——复制多个IP账号,把矩阵迅速放大。

- 直播内容线(筛选逻辑):筛选精准用户。
当IP通过短视频积累粉丝后,立即启动直播。中台团队跑通一套引流话术模板,IP本人反复讲、持续讲,目标就是撬动自然流量,持续转化199-299元低价课引流到私域。当然这一环,也有很多老板是放在私域发售直播来做转化。
无论是同城服务商还是给企业矩阵获客做服务的老师们,公域直播的目标就是撬动自然流量,持续转化低价课引流到私域做短期训练营建立信任。
第二阶段:私域的精细化运营
流量来了,怎么变现?很多新手急于推销高价课,结果往往不理想。
大家验证过的“黄金转化路径”是这样:用户购买199-299元训练营课程后,先进行2天的一对一服务,通过沟通调研、发放资料,逐步建立信任。待感情链接形成后,再引导进入7-15天的训练营,由一名班主任服务约100名学员。
训练营中期植入,训练营尾期荐2980元或6980元的2-3天两天1夜深度交付的线下课,转化率可以做到15%甚至更高。在这批高净值用户中,还可进一步升级19800元/月、29800元/季度、49800/年的陪跑服务,国内顶尖的私域团队山顶会就是这么做的。

这一套公转私系统模型看似简单,但真正的差距藏在执行的细节里,尤其是“私域朋友圈+1v1聊天+直播内容“三位一体”的精细化运营及转化路径设计。
闪剪团队的AIP矩阵获客路径同样如此。公域矩阵流量引流私域+APP,APP引流到私域,通过私域的1v1运营或直播,转化2998年会员+线下课,再通过私域的用户分层运营,转化OEM/API的高客单。

与现有业务结合这一套模型几乎适用所有企业。
AI数字人:提升人效的实用工具
理解了模式,还需要合适的工具。对于部分做培训的企业来说,无论是自身的矩阵营销获客,还是客户服务过程中,IP代运营几乎是必不可少的一环,因为需要扶企上马,需要输出标杆案例,这一环“人效”直接决定了利润空间,也非常考验运营的基本功。
我们曾做过测算:通过闪剪OEM小程序,一位成熟运营1天可以同时运作5个老板IP,相当于管理100个矩阵账号。
具体实施分为三步:
前期准备:采集IP的10套数字人形象并复刻声音,同时建立办公、演讲、生活等场景的空镜素材库(参考刘润老师的素材积累方法)
批量生产:运营人员无需剪辑基础,在小程序中导入文案模板,选择数字人形象和素材库,半小时内即可生成几十到上百条视频;
矩阵分发:借助分发工具,将内容同步到抖音、快手、视频号、小红书等平台。通过变换数字人场景、文案和素材组合,提升平台原创检测通过率;
从成本收益来看:假设每个IP收取49800元/季度的代运营费用,5个IP营收25万,人工成本(1个运营3个月):约2.4万;算力成本(OEM小程序):约1.25万;净利润约21.35万,如无法保证过高播放量,则可以收费更低,净利润也可以控制到10-15万元。但过去人工服务的代运营是很难做到的,这就是数字人价值所在:不是要取代人,而是让每个人的价值得以放大。

OEM与API:闪剪助力合作伙伴持续增长
在过去一年的深度服务中,闪剪团队不断思考一个问题:为什么对许多合作伙伴而言,OEM模式比传统的品牌代理更具吸引力?
1.信任链路重构:从“信任品牌”到“信任人”
在当下的商业环境中,尤其是在面向中小企业与私域经营场景中,基于“人”的信任远比基于“品牌”的信任更直接、更高效。这一认知推动了商业逻辑的根本转变:
代理模式:用户 → 渠道商(代理人) → 原厂品牌;信任链条长,渠道商需反复为原厂品牌背书。
OEM贴牌模式:用户 → 渠道商(品牌方),信任路径极短,渠道商以自有品牌直接对接信任他的客户。
OEM模式之所以更受青睐,是因为它实现了渠道商角色的根本升级:
品牌自主:打造自有品牌,沉淀客户信任为自身资产;
利润可控:摆脱统一定价与分润限制,掌握定价主动权,摆脱价格战;
深度定制:根据客户需求灵活调整产品与服务组合;
角色跃迁:从“销售中介”升级为“解决方案提供者”。
2.技术赋能双路径:闪剪OEM小程序 和 API 合作
基于这一认知,闪剪构建了OEM小程序贴牌与API接入2种合作体系,适配不同类型的合作伙伴:
OEM贴牌方案:助力无技术团队的伙伴快速搭建自有品牌数字人平台。我们提供从AI文案智能体、数字人声音克隆、智能剪辑到批量视频生成,并支持企业建立品牌素材库、统一管理员工数字人视频输出,员工一键分发,实现团队级矩阵化输出的全链路技术支撑。
API开放平台:为具备技术能力的伙伴提供灵活接入方式。支持将核心AI视频能力深度集成至现有业务系统,按需调用、成本可控,助力快速验证业务场景并实现功能拓展。

从吴新星到良哥,每一位成功伙伴的案例都印证了同一个道理:工具的价值在于赋能,而非替代。对知识IP与培训企业,通过OEM/API打造自有工具品牌,将“课程+工具+陪跑”深度融合,构建可规模化的完整解决方案;对连锁品牌与企业,则通过矩阵系统,实现总部与门店间高效、统一的内容协同,放大品牌声量。
尽管有人谈论数字人热度下降,但企业利用AI实现持续获客的刚性需求始终存在。我们坚信,产品技术与落地交付的深度结合,才是满足这一需求、创造客户价值的根本。闪剪不仅提供技术,更提供来自一线实战的运营SOP与课程体系。技术本身不是终点,让技术扎根业务、驱动增长,才是合作的真正意义。
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,我们期待与更多团队携手,共同打造不依赖流量红利、可持续的增长路径。如果你也希望拥有自己的AI数字人品牌,或用矩阵打法赋能业务,欢迎与我们聊聊。
